消委會測試15款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全部均聲稱具有殺菌效能,當中有12款標示殺菌率達99.9%或100%,但測試後發現4款的實際殺菌表現與標示不符。
而且,8成樣本的表現都不及75%消毒酒精或1:99稀釋漂白水溶液,短時間內殺滅細菌病毒效能有限。消委會指,適當使用稀釋漂白水及消毒酒精功效更好。
消委會指,是次測試包括15個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樣本,其中9款標示有效成分為次氯酸,3款為二氧化氯或氯氧化合物,餘下3款則只說明採用植物提取物製成,並沒有具體說明成分的化學名稱。除有效成分濃度、與宣稱之差異及穩定性外,測試亦針對樣本之殺菌及削弱病毒感染力效能,發現分別有8款及6款表現較為理想。
哪些對新冠病毒有效?
針對病毒方面,消委會參考了歐洲標準,測試樣本消滅人類腺病毒5型效果,發現有6個樣本效能達80%以上,包括K-clean、iPOSH、日本叮叮、白因子、安速癒及JcoNAT,其中又以K-clean及iPOSH兩個樣本表現最為理想。理論上亦對所有包膜病毒如新型冠狀病毒有效。
針對殺菌方面,消委會測試以大腸桿菌K12及金黃葡萄球菌為對象,發現有8款樣本表現較理想,包括iPOSH、K-clean、日本叮叮、白因子、安速癒、HYGINOVA、SanitCare Plus+、AQ,對2種細菌的殺菌率均有99.999%。
不當使用消毒劑反增感染風險
消委會提醒,實際使用消毒產品時的殺菌及消除病毒效果受多個外在因素所影響,例如消毒噴劑用量、噴灑距離、作用時間的長短、施用方法、物件表面材質等,期望產品能於瞬間發揮理想消毒效果的想法並不實際。不當使用消毒劑,例如作用時間太短及用量不足,反而有機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廠商回應
多間廠商均有針對是次消委會測試作回應。JcoNAT回應指其「原生除菌液」已通過歐洲EN14476「清潔條件」,能有效去除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之包膜病毒達99.99%,此外過去亦於英國BluTest實驗室接受另一類似試驗,能有效去除牛痘病毒,故亦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美滴樂」代理商向消委會提供多份第三方檢驗報告,其中一份以美國標準ASTM E1052-11進行,結果顯示病毒在接觸產品溶液30秒後感染力減少99.98%;「AQ」的生產商則認為消委會僅使用腺病毒作消毒測試,質疑未能反映產品針對新冠病毒等病毒之消毒情況。
1:99稀釋漂白水的殺菌消毒效能佳
消委會除了比較各款殺菌消毒噴劑樣本的殺菌及消除病毒感染力效能外,是次亦以相同試驗方法和條件,測試按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配方,製備的75%消毒酒精及含500ppm有效氯的稀釋漂白水溶液。結果顯示,這兩種常用的家居消毒溶液,對付兩種試驗細菌同樣可達到99.999%殺菌率。
加上消毒噴劑的售價普遍較消毒酒精和漂白水高,因此消委會表示,若只是用於消毒雙手和一般環境的消毒,消毒酒精和稀釋漂白水會是較價廉物美的選擇。
消委會建議
消委會提醒,消毒噴劑並非萬能,市民不應忽略其他基本的防疫措施,例如正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等等。而消費者在使用消毒噴劑時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 若物件表面有污垢,應先清潔去除污垢才噴灑消毒劑
– 不要直接向人體噴灑含氯或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消毒劑,以免刺激眼睛和皮膚
– 避免在室內範圍大規模噴灑消毒劑,避免增加誤服消毒劑或殘餘物的風險
– 存放時要避開熱源和光照,一打開消毒噴劑後應盡快使用
圖片及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