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二噁英?
據世界衛生組織,二噁英是一類劇毒物質,經常接觸或影響人體健康。二噁英為一種單環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在工業上無實際用途的副產品。二噁英與其衍生化合物的毒性各有不同,此類化合物因具脂溶性之故,會積聚在動物脂肪組織及植物的某些部位。
二噁英產生最主要的來源是森林火災,其餘像火力發電、焚燒植物、聚氯乙烯(PVC)、垃圾焚燒及吸煙等等。至於二手煙(包含吸煙)、露天焚燒秸稈、燃燒廢電纜等都係二噁英源頭之一。
二噁英是種持久性環境污染物,在世界各地的環境中都會發現,動物從環境中攝取二噁英後,由於不易被代謝,會在食物鏈中累積,又或隨排泄物再次進入環境,而二噁英在身體累積的地方主要是動物脂肪組織之中 。
{adv here}
二噁英的影響
二噁英是一種細胞毒,主要會產生兩種問題。一是可以誘導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殺傷性 T 細胞的產生,並最終導致免疫系統調節功能障礙。
二是誘導人體δ-氨基乙酰丙酸合酶的產生,引致過多的 ALAS 破壞細胞組織,引發紫質症,對會對皮膚及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指,二噁英是一組對環境有持久污染力的化學物質,由於其化學穩定性,容易被脂肪組織吸收,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長期積聚在體內,至少停留7至11年。由於二噁英無處不在,所有人都會有本底曝露,但世衛相信低水平的二噁英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在正常情況下, 90% 以上人類攝取到的二噁英來源是肉類、奶製品、魚和貝類的食物。二噁英最大問題會誘導淋巴細胞死亡,抑制身體製造殺傷性 T 細胞,引起免疫系統調節障礙。同時,二噁英亦會誘發基因突變,由此而具有致畸胎與致癌作用。
二噁英被世衛國際癌症研究所列為「已知人類致癌物」,世衛指短期接觸高濃度的二噁英,會傷害皮膚,如出現氯痤瘡或色斑,以及影響肝臟功能;短期接觸二噁英已有機會中毒。長期接觸對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不單損害個人免疫系統、
二噁英近年實例
2004年,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在競選期間遭人下毒,經醫生診斷為嚴重二噁英中毒,甚至接近致命水平,在接受治療後雖沒有生命威脅,但其面部「氯痤瘡」需數年時間才得以康復,臉上亦留下大量疤痕。
資料來源:衛生署
{adv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