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所有文章

不可不知的調味料儲存方法! 消委會拆解多款常見調味料的正確儲存方法

香港氣候潮濕,調味品開封後容易發霉,甚至變質,誤食不旦影響健康,還會浪費食物。事實上不同的調味料都有不同的儲存方法,各位家中廚神必定要留意留意!

開封前後儲存方法都不同

大部分調味品入瓶或包裝時都已經經過消毒程序,因此開封前的調味品普遍都能儲放於陰涼乾爽的地方,不須放在雪櫃。但開封後便要注意,調味品已經與空氣接觸,有機會受細菌和霉菌感染,因此開封後應存放在雪櫃中,由於雪櫃温度較低能減慢細菌和霉菌的繁殖速度,以延長保質期。

除了因應開封前後去儲存調味料,也要根據其本身的成分和環境來決定儲存方式:

不需冷藏的調味品

例如:

乾燥香辛料(脫水、磨碎或完整的香料、五香粉、胡椒粉等)

粉狀調味料(鹽、糖、蒜鹽、雞粉、生粉等)

應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保存灰陰涼地方免受潮或發霉。

豉油

由於鹽分高,不易變壞,消費者可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若天氣較炎熱潮濕,可冷藏防止發霉。

食油

食油內含有不飽和脂肪會被空氣和光線氧化,引致有油膉味。而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油如橄欖油、葡萄籽油、牛油果油等,宜使用深色玻璃瓶盛載,放置於陰涼地方。

若存放在雪櫃反覆取出會使水滴存在容容器中凝結,令細菌滋生。建議購買小瓶裝或分裝到小玻璃瓶中,放在陰涼處,兩個月內使用。

消委會建議一般的乾燥調味料、豉油和食油最好置於陰涼處儲存。

需要冷藏的調味品

而一些以香料混合、含有易腐爛食材、發酵而成的調味品,則要放入雪櫃!

香料混合調味料及調味醬:如辣椒醬、辣椒油、XO醬、咖哩醬、沙茶醬、芥末醬等

這些調味品使用了多種食材,較易於室溫下變壞,因此要放置雪櫃冷藏以減慢變質。

含蛋、牛奶、蔬果成分的調味品:如蛋黃醬、意粉醬、沙律醬、花生醬或其他堅果醬和種籽醬、果醬。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使醬料容易氧化,導致變壞,更有一股油膉味。

豆豉及其他發酵製品:如豆豉、麵豉醬、蝦醬、魚露等

由黃豆發酵的調味品在瓶中也會繼續發酵,開封後過發酵過程會加快,令味道變質或變色。

其他調味醬汁:如蠔油、叉燒醬、燒汁、調味糖漿

即使它們含的水份高,糖及鹽分不低,亦未能控制微生物生長的濃度。因此開封後應冷藏以保持調味品的品質。

未必需要冷藏的調味品

部分調味品包括酒、醋和茄汁也視乎情況選擇放入雪櫃。

酒、醋和茄汁:如米酒、清酒、紹興酒、酒醋、米醋、白醋、蘋果醋、茄汁。

酒精和醋的酸性能抑制細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長。濃度較高的酒告醋放置在陰涼處也不易變壞;但濃度較低的則應存放在雪櫃中。

蕃茄雖然容易變壞,但茄汁加了食醋,故可存放於陰涼地方。

消委會影片截圖

調味品的迷思

1. 調味料應放在爐灶旁?

爐灶旁的温度較高,會加快調味品的氧化程度,也令細菌滋生更快。加上煮食時會產生蒸氣,會令調味品受潮,令細菌和霉菌快速生長,令調味品變壞。因此最好不要放在爐灶旁,若真的要放在爐灶旁,應時常檢查調味品的品質,確保沒有變壞才用於煮食。

2. 過期但未開封的調味品仍可食用?

若標示「此日期前最佳」的食物,過期後即使質素下降了,但仍可安全食用。

但過了「此日期前或之前食用」,進食該食品後可能會有食物中毒,或存已有毒素,不宜食用。

3. 開封後到期日前仍可食用?

如果儲存不當,即使未到期也可能已經變質,因此在開封後若曾暴露在空氣中,都會加快細菌和霉菌滋生,因此到期日便不能作參考。

4. 去除發霉部分還可以食用?

若調味品發霉,霉菌的菌絲可能要深入調味品內層,不能以肉眼作準。抵抗力較低的人如兒童、長者、長期病患者若食用發霉食品,可能會引致嚴重感染,甚至致命。因此應立即棄掉,切勿再食用。

資料來源:第526期選擇月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