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面對小朋友不肯坐好吃,除走來走去外,還一定要某人餵才可以。一餐飯可能要轉五六次家人來餵,已令全家累透了。
首先要檢討孩子吃得慢的原因。常見的原因有缺乏興趣,環境因素和不服從,另外小孩子的要求和壞習慣控制了父母,令父母只好盡量遷就他。成人自己要作好榜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定時進食,並且避免在餐前讓孩子吃零食,免得影響胃口。盡量讓孩子與成人同桌進食,一方面可以增加她模仿成人的進餐禮儀,也可製造親子溝通的機會,提高進食的興趣。當她進食時,可多鼓勵和稱讚她。
此外,在預備食物時可以讓孩子幫上小忙,她有份兒參與,對食物的興趣便自然會提高。可利用不同的食物配搭和烹調方法來引起她對該食物的興趣,例如用不同顏色的雜豆做配菜,或放棄用傳統的蒸、煮等烹調方法,試試做壽司、三文治、沙律等來增加新鮮感。
與孩子訂下基本進食規則,並堅定一致地執行,如坐好在位子吃飯,不要養成追著她餵飯的壞習慣。吃飯時應減低電視或其他事務的滋擾,讓孩子可以集中吃飯。如果她不肯服從,便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靜,採用合理後果。例如她做出一些輕微及影響不大的行為,如吐出不愛吃的食物,你只須對她不加理睬而毋須動怒罵他,讓她學會不適當的行為是不會得到任何注意的。必要時把她整碗食物拿走,待她安靜後再給她繼續吃。如果孩子跟指示做,無論她是否能完全做到,也應讚賞她,以鼓勵她多做理想的行為。你也可以用行為獎勵表,訂下合理的目標,配合執行。
有需要時調整獎賞的類別、密度,孩子目標行為可維持一星期之後可以把目標提高(如由半餐自己吃改為整餐自己吃),或是把獎賞減退 (每餐一個貼紙減為隔日;每隔一天獎去公園玩,減為每星期),但是記著 要經常提醒孩子規則和輔以稱讚。
{adv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