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多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優秀!

小編看過一句話:“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由此可見,睡眠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睡前的一小時。對孩子來說,睡前的一小時更是關乎了他們的健康和成長。睡前一小時說短不短,能做很多事,關於孩子睡前一小時的那些事,可以來聽聽晨媽怎麼說。

睡前多做這3件事,孩子會更優秀

1.  給予孩子陪伴

教育家米歇爾·博芭曾說過:一天中,親子陪伴最高效的時間段有三個,其中之一便是晚上睡覺前,這段時間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黃金期。

有些朋友,平時大家都喜歡在群裡有說有聊的,但是只要到了晚上9點半,她就會“失聯”。不管我們聊多麼有趣的話題,她都不會出現。大家出於好奇,就忍不住問了她到底去做什麼了。她說:“工作了一天,到家又要做飯做家務,只有孩子睡覺前才能陪陪他,這段時間很珍貴。”

大家聽了她說的這些話,心裡覺得有一絲慚愧。現在有多少家長忙於工作,而縮減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孩子需要關心和愛,與孩子相處最多的便是家長,因此這份關心和愛意家長才能給予。

2. 帶著孩子閲讀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的好處,相信大家也知道。睡前的一小時,是內心最平靜,最放鬆的時刻,孩子在這個時候多讀書,更加能夠看得進去。

讀書時的沉靜也有助於睡眠,能更好的幫孩子培養睡意。如果孩子對全文字的書籍不太能接受,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從繪本看起,循序漸進。

3. 多和孩子聊天

在孩子睡前和孩子聊天,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夠增強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經常和孩子聊天,能夠更加瞭解孩子,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

其實和孩子聊天也沒有什麼特定的話題,一句輕輕地詢問,一句深切地表揚,一句溫暖地鼓勵,都能拉近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孩子的認知來源於兩個地方,一個是書上,一個是家長的嘴裡。所以,和孩子聊天其實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家長一定不可以忽略哦。

睡前遠離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健康

1.  不要吃太飽

孩子在睡覺一定不要吃太飽,吃得太飽可能會產生積食的情況。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人體在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

這些小物質很容易導致大腦動脈硬化,供血減少而出現大腦早衰、智力減退的現象。所以對孩子來說,吃得太飽並不是好事。

2. 打罵孩子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在睡前帶著委屈和不安入睡,是什麼感覺。一旦你在孩子睡前打罵了孩子,對他們的傷害便是巨大的。如果孩子在入睡前帶著負面情緒,就會很難睡得安穩,甚至會影響睡眠質量,從而影響身體的發育。因此,在孩子入睡前,記得克制一下自己,不要讓他帶著眼淚入睡。

3. 玩電子產品

有些孩子喜歡在睡前玩一會電子產品,作為放鬆的一種方式,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首先,睡前的燈光會比較昏暗,在這種光線下玩電子設備,會影響視力。其次,電子設備裡的遊戲會讓人產生好勝心和亢奮感,這很不利於孩子的入睡。

在孩子的睡前一小時,請用書籍和你的溝通代替電子設備,陪伴在孩子身邊。健康的睡眠,是孩子成長必備的因素。而睡前的一小時,也不單單只是為了睡覺做準備,它關乎到孩子的健康、心理和成長。放下你的手機,多陪陪孩子;忘記你的工作,多和孩子一起看看書;丟掉你的架子,多去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樑。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帶著溫暖和愛意入睡,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