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許多家庭裡常見的場景:
一個3歲左右的小朋友,正在學習用叉子吃麵…
媽媽看到後急忙放下自己的碗筷,說:「唉呀,看你吃得滿臉都是,還是媽媽餵你吧。」
本來孩子自己吃得津津有味,但媽媽不是鼓勵,而是以不耐煩的聲音收拾殘局,小朋友之後就不願意自己吃飯了。自己吃飯是孩子身體功能發展的展現,一個獨立性的鍛煉就這樣被媽媽「無意間」破壞了,實在非常可惜!
獨立是孩子內心自發的需求
許多家長和老師都急著糾正孩子、為孩子包辦一切,卻忘了要尊重孩子這種獨立性。蒙特梭利博士曾經說過:「當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是自己繫鞋帶、自己穿脫衣,快樂和成就感都會滿足地寫在臉上。」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縱貫研究,他們發現在30年後取得成就的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具備不凡的毅力、穩定的自立性,以及高強度的自律,顯示孩子從小的品格培養多重要,尤其是堅持、獨立、自覺等品質。
孩子有慾望是獨立意志之體現
有些小朋友每次一到幼兒園就哭,一開始老師以為是他不喜歡跟媽媽分開,就問問她:「怎麼啦~學校不好玩嗎?」她說:「我很喜歡老師,也很喜歡同學,學校路上有好~漂亮的花,但媽媽從來不讓我看。」
她想看花,而媽媽卻覺得要遲到了、看花浪費時間,要求小女孩趕快走,不在乎也不去滿足她的「慾望」需求,所以孩子自然會哭鬧。5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慾望」了,家長如果可以了解孩子的發展節奏,給孩子一點自我發展的機會會更好。
問題是,父母要怎麼辨識孩子正在走向獨立?心理學家說:處於不同年齡的兒童,「獨立性」的象徵也不太一樣。
(一)嬰兒出生時
除了母親的辛苦和努力,也需要胎兒的配合,胎兒要抬頭、收起下巴,完成一系列的動作,才能從產道出來,可以說出生是孩子生理獨立的第一步。
(二)5-6個月:發音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有了更完善的發展,開始長牙,胃部開始分泌胃酸,對母親的依賴也進一步減少,在語言發展方面,前期孩子會自己用聲音來溝通,如:哭、笑、咕咕聲,後期孩子會模仿成人的發聲以達到更有效的溝通,也就是牙牙學語時期,以嘴唇發出簡單的音節(ma-ma-ma)。
(三)1歲左右:走路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搖搖晃晃地學走路了,他們會拉著大人的手去探索更多的地方,偶爾還會甩開大人,展現想要自己走路的慾望。
(四)1.5-2.5歲: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特別喜歡觀看「重複性動作」,熱衷於把玩偶丟到地上再由大人撿起、或對大人打開和關門的活動感到著迷,還會開始產生「目標導向」的行為,例如:把毯子拉向自己以拿到毯子上的玩具,孩子會慢慢在心中建構一套關於世界的假說,有「預期心理」,對於不合乎常理的事件會露出驚訝的表情,許多心理學家及利用寶寶此一特性,以眼神偵測儀來完成許多經典實驗。
(五)3歲左右:語言標示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非常明顯,他們會抗拒大人用寶寶或乳名稱呼自己,喜歡用「我」指稱自己,開始對「自我」及「他人」有區分,也會有明確「所有權」的概念,會說「那是我的!」。在學齡前階段,形容自己的詞彙或描述自己的時候較侷限在具體可觀察的行為,如:很會畫畫、跑步、有很多朋友、典型的特徵聰明等,社會比較和正負向的特質要到上小學才會出現。
當家長觀察到不同年齡孩子出現「獨立性」的表現,可以給予孩子正面的鼓勵和適當的輔助,別粗略簡單地把孩子的各種表現歸為不聽話、不懂事!
資料來源: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