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PT話題

【食物過敏的常見謬誤】

大部分人享用各式各樣的食物都沒有問題,但有少數“敏感”人士卻會在吃了某些食物或食物配料後,身體出現不良反應,有些反應很輕微,有些卻很嚴重,甚至有致命危險。

{adv here}

食物過敏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食物中某些物質或配料產生反應。如身體對某種物質過敏,即使分量很少也能引起過敏反應。一項香港大學的調查(2012年)發現,本港大約每20名兒童便有一名自我報稱對食物過敏,而常見的致敏物有貝類、蛋、奶和花生。食物過敏的症狀包括臉部、舌頭或嘴唇腫脹、氣喘和皮膚痕癢等,嚴重的甚至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一種急性且可能致命的過敏反應。

{adv here}

常見謬誤

「我每次喝奶後都腸胃不適,一定是對奶類過敏」
事實:人們常常把乳糖不耐症誤以為是對奶類過敏。與對奶類過敏所引發的免疫反應不同,乳糖不耐症其實是由於身體缺乏分解乳糖所需的乳糖酶而出現消化不良。奶類過敏通常在出生後頭一年出現,而乳糖不耐症則多發生在青少年和成人身上。

「穀氨酸一鈉(俗稱味精)是食物過敏的常見成因」

事實:有些人可能自覺對味精敏感,多年來,亦偶有報道指有人在食用含有味精的食物後短暫出現輕微症狀(頭痛、頸後麻木/刺痛、面色潮紅、肌肉緊張及全身乏力等綜合症狀)。但是,多個國際和國家食物安全機構曾多次評估味精的安全性,結論是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食用味精和這些綜合症狀之間存在任何因果聯繫。

標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