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迷思【肚子大,胎兒就會比較大?】

有些孕婦比較胖,肚子看起來很大,但是胎兒卻不一定大。除了胎兒大小以外,羊水多少、肚皮鬆緊、是否懷雙胞胎或有子宮肌瘤…等因素皆會有所影響,還是要以超音波測量胎兒的重量為主要判斷大小的依據。

{adv here}

以肚子外觀來判斷胎兒大小並不準確,用超音波測量才是最準確的方式;第二準確的方式,為用皮尺測量子宮底部到恥骨的長度(距離)。可以在孕婦躺下時測量(因為躺下時比較不會被肚皮鬆弛等因素所影響),從肚子上的最高點量到恥骨中點。懷孕20週以後,可以用這個方法自行初步評估,胎兒的大小大致上與懷孕週數相同,不過可能會正負2公分左右。例如:懷孕25週時,這段距離平均要在23~27公分的範圍內;懷孕38週時,則平均要在36~40公分的範圍內,超過懷孕週數的正負2公分,可能表示胎兒太大或太小,最好以超音波做進一步的評估。以超音波來評估,即可判斷究竟是寶寶太大或太小,或是因為羊水太多或太少所導致。

{adv here}

胎兒太大多半是因為孕婦吃下過多食物所致,胎兒太大會導致生產不順利,肩難產、陰道裂傷,甚至是子宮破裂,倘若超音波預估超過4,000公克,建議採剖腹產;相反地,如果胎兒太小,可能是因為子宮感染、或子癇前症、或染色體異常、或臍帶與胎盤發育不良所致,另外孕期抽菸也會使胎兒容易體重不足、胎兒過小。如果感染嚴重或染色體異常,胎兒可能會死亡。

 

如果胎兒比較小、羊水又多,胎兒可以轉動的空間比較多,容易胎位不正,必須採剖腹產。而且自然產生產時,胎兒經過產道擠壓,過小的胎兒因為腦部發育仍不成熟,會有腦部出血的可能。所以無論胎兒過大或過小,皆可能採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