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常常上廁所?】

懷孕初期子宮愈來愈大,但此階段子宮仍舊位於骨盆腔內,當空間不變,器官愈來愈大,周圍其它的器官就會受到擠壓。位於子宮前方的膀胱,容易出現頻繁的尿意感;三個月後,當子宮變大,高度會漸漸上升出骨盆腔,症狀就可得到改善;直至生產前,胎頭、子宮往下降,就會再度壓迫膀胱(十二周末可觸摸到子宮底,懷孕二十周子宮將達肚臍的高度,三十六週時增至劍狀突起的部位,四十周因胎頭下降子宮底會更低)。

{adv here}

懷孕約十四至三十八周子宮位置改變,會改善頻尿的現象,孕媽咪要謹記不憋尿、多喝水,才不會造成尿道發炎。此症狀,同樣在產後會逐漸改善,但也有孕媽咪在生產過後還是持續有頻尿的情形,主要是因為膀胱與子宮的位置相鄰,當膀胱因子宮的壓迫、空間限縮,漸漸就會失去彈性與減少容積,當生產完,這些外力所造成的頻尿狀況就會慢慢恢復,不過,每個人懷孕與生產受損的程度不同、恢復的時間也會不同。生產過程中,如胎兒過大、急產、胎兒與產道不配合、用力不當,用以支撐尿道、陰道與肛門的骨盆腔肌肉、神經、血管受損,產後就會有漏尿的現象,有些人甚至會影響到肛門的收縮,如影響生活就必須透過手術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