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發生一宗女嬰誤食洗衣凝膠球的事件,下午四點,20多歲的新手媽媽去上廁所,在外獨自遊玩的女嬰看見外觀鮮豔的洗衣凝膠球,竟將它當成糖果食用,媽媽一出來看見女兒嘴裡滿是洗衣精、衣服也沾到不少,著實嚇壞了,趕緊將女兒抱至附近醫院求助。
但跑了三間醫院,卻因為缺乏兒童醫療器材,無法讓女兒得到治療,夫妻兩人迫不得已只好求助警方,警方一路鳴笛,將女嬰緊急送至彰化兒童醫院,原本一小時的車程只花了25分鐘,好在送醫後女童並無大礙,目前正住院治療。
彰化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陳亮任說,居家的洗衣凝膠球因為色彩鮮豔,外型像是糖果,孩童容易拿起把玩,若不注意很可能就當糖果吃下去了,更可怕的是凝膠球的大小對幼兒來說太大顆,幼兒很可能將外包裝咬破,把洗衣精吞進肚裡,可能會造成腸胃、呼吸道的不適。
兒童因「誤食」死亡比率,年年升高
根據靖娟基金會的統計,2017-2019年共有33名兒童因誤食死亡,2014-2016年則是9位,兩個階段竟直接上升將近四倍!因此呼籲家長們要特別留意孩子們居家安全,做好收納整理,才不會發生無法挽回的憾事。
兩大類物品兒童易誤食,家長務必確實做好預防
除了色彩鮮豔的洗衣凝膠球,容易被孩童當成糖果誤食之外,家中許多小物、液體,孩子有可能基於好奇而把玩,進而食用,以下這幾種物品,家長要特別注意:
1. 硬質小物
硬幣、電池、瓶蓋、螺絲零件、鈕扣等,雖說外型小,卻也不小,更容易造成誤吞後的危險,童綜合醫院的腸胃科主治醫師潘品合曾遇過一案例,一名七歲男童因為覺得把硬幣丟到牆上,再用嘴巴接很好玩,不慎誤吞了一個10元和一個5元硬幣,造成胃劇烈疼痛送醫。
若有硬質異物卡在食道內未及時取出,孩童可能會出現胃痛、胸痛等不舒服情況,甚至造成食道的長期傷害,因此父母除了將小物品放置孩童拿不到的地方,也要在孩子真的誤食時,立刻將孩子送醫,避免耽誤急救時間。
2. 凝膠類化學物品
像是洗衣凝膠球、清潔劑球、水晶寶寶等,外觀看起來都色彩鮮豔,雖然可以帶給大人很方便的洗衣、清潔功效,但是對孩子來說,這些東西都像糖果般引誘著他們!
一般的清潔劑液體,含有較高的鹼性或酸性成份,孩子若誤食,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時間過久就會導致腸胃發炎,造成孩童嘔吐的情況,父母也要特別注意,當誤食這些化學液體,不能用催吐或是狂灌水的方式,務必要立即送醫,否則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孩子誤食居家物品的新聞案件時有所聞,上述兩大類產品也無法完全涵括所有的物品,父母只能盡力做好防護,然而一旦發生了,父母也要注意落實「誤食五不」:不催吐、不進食、不徒手挖取、不酸鹼中和、不任意使用急救措施,一切都以送醫急救為要,保住孩子年幼的生命,也不造成後續影響。
資料來源: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