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少專家們一直提醒,孩子要多遊戲,多玩,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很容易誤解,覺得孩子要多遊戲多玩,那是不是要給他們買各式各樣的玩具?於是市面上的益智,智能玩具層出不窮,而孩子的玩具也越來越豐富,甚至各類益智視頻也到處都是,父母願意並且喜歡買玩具給孩子我是完全能理解的。
{adv here}
每個人內心都藏着一個”內在小孩”,其內容是我們對自己童年體驗的記憶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內化。我小時候玩具的缺乏,令我每次得到一個玩具特別開心與珍惜。所以現在每次買玩具給孩子,總會想孩子看到肯定會喜歡的,喜歡看他們驚喜的樣子。但實際每次孩子都是剛看到那會兒高興一下,過後也就無所謂了,完全沒有珍惜和特別喜歡的樣子。也難怪,現在孩子的玩具如此之多,他們哪又懂我們小時候那種得到一個玩具的驚喜。而我們卻還一直沉浸在滿足內在小孩的需求里,把自己的孩子當做童年的自己來補償。
不過孩子確實是需要遊戲的,但是再益智再智能的玩具也不能替代孩子與父母,孩子與孩子間的遊戲。當一個玩具為孩子提供得越多,孩子需要做的就越少。當玩具替孩子做了太多的事,孩子也便失去了自己探索的樂趣。
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應該讓玩具來代替父母的陪伴。我們應當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與孩子進行遊戲,在遊戲中充當腳手架的功能,引導孩子進行更複雜的遊戲。
以下給出幾個父母與孩子玩遊戲的建議:
1. 坐在地板或地墊上與孩子遊戲
孩子大多數時候都喜歡在地板上玩耍,當父母坐在地板上或蹲下來,不僅可以拉進與孩子的距離,還能為孩子創造出平等的氛圍。在與孩子的遊戲中,孩子也會因為能與父母眼神平等交流而感到更加自信與愉悅。
2. 讓孩子支配遊戲而不是父母
在遊戲中,父母要將主導權交給孩子,去觀察孩子的需求,再適當引導孩子活動。少使用命令式語言,比如現在把那隻熊拿過來;你不要弄髒這個地方;你貼錯了,這個貼紙應該貼這裏等等。多使用疑問句,比如接下來我要做什麼呢?你真的會讓獅子去咬我?等等
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到控制權,這將有助於孩子提高以後與他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同時在與父母的交流中提高語言表達及邏輯推理能力。
3. 少上課,多遊戲
現在的父母們挺熱衷上早教課或培訓課,孩子的時間總被安排地滿滿的,大家甚至期望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內讓孩子接受成倍的信息。但實際這種帶有明顯目的的課程常常會讓父母及孩子倍感壓力,孩子玩遊戲實際是隨時隨地會發生的,父母能敏銳地捕捉孩子遊戲的興趣與遊戲內容那才是關鍵。當孩子興致勃勃地進行遊戲時,父母應該儘量抽出時間參與進去,而不是等自己都準備好了才帶孩子去參加課程。
但這也並不表示不需要參加任何課程,
4.帶孩子與不同的小夥伴,到不同的環境裏遊戲;
當父母社交圈不夠時,可以通過上一些早教或培訓課程來讓孩子有機會與不同的小夥伴玩耍。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到其它家庭的活動中去。環境的變換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刺激,有助於他們體驗不同的類型的遊戲及生活。
總之,在與孩子遊戲的過程中,父母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和專注。盡力滿足孩子的需求,給他們提供選擇,讓孩子充分發揮自主性,培養自信心。而對於玩具,儘量買不同類型的,減少不必要的玩具。父母始終要明白,太多的玩具不僅沒有益處,很可能會帶來害處。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adv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