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遲遲不說話是病的徵兆?

孩子說話晚,具體是多晚?

一般來說,寶寶掌在4~5個月時應該就能夠發出一些單音節,甚至有些寶寶偶爾還能喊出「爸爸」和「媽媽」等詞彙,但這時寶寶並不了解這些詞彙的含義。

滿12個月的寶寶才能真正開始理解語言的含義,並能夠表達一些簡單的意思。比如寶寶想要人抱時,會含糊「抱不?」

1.5~2歲,寶寶掌握的詞彙量漸漸增多,開始能夠配合肢體表達自己的意思。此後,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將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增強。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適用上述情況,小孩子講話時間的早晚往往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

 {adv here}

那麼,怎麼做能讓寶寶更早學會講話呢?

1. 充足的營養

充足的營養可以促進寶寶身體的發育,同時寶寶在咀嚼的過程中口腔也將得到鍛煉,使寶寶能夠更好地控制咽喉和口腔肌肉,有利於促進寶寶發聲。

2. 不要用多種語言和寶寶交流

牙牙學語時期的寶寶腦袋尚未發育健全,同時用多種語言和寶寶交流,很可能造成寶寶語言辨識混亂,進而導致寶寶不開口講話。

3. 媽媽、爸爸等多和寶寶講話

寶寶初期接受外界的信息是通過粑粑麻麻的聲音,如果粑粑麻麻能夠多和寶寶講話,重複一些語言,寶寶很快就會學會相關的語句,並開口講話哦。

4. 製造寶寶發聲的機會。

寶寶想要某種東西時,往往會盯着它或者用手去抓,這時候媽媽爸爸都不要立即滿足他,可以將東西拿在手裏,媽媽示範,讓寶寶「學舌」。然後再把東西給孩子。

 {adv here}

另外,寶寶說話晚,有時是一些疾病的徵兆,爸爸媽媽一定不能疏忽

1. 聽覺器官異常

寶寶主要是通過模仿外界的聲音學習講話,如果聽覺器官異常,寶寶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就很可能無法說話。

因此,父母應做好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寶寶聽力異常,還能進行早期干預和康復。否則若是任其發展,等到寶寶2、3歲出現異常時才帶寶寶去看病,很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康復時間。

2. 大腦發育異常

寶寶大腦發育異常,如腦癱時,常常伴有語言障礙,若能在小兒3歲之前腦組織未發育完全時,對寶寶進行早期干預,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減輕新生兒傷殘的發生,使寶寶接近甚至趕上正常兒童。

3. 構音器官異常

部分兒童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齶、舌和下頜等構音器件異常,可能會引起兒童說話的障礙,如果兒童存在構音器官異常,應儘早手術,並及時到正規的康復訓練機構進行系統規範的舌唇運動訓練。

4. 自閉症

孩子不說話,還有一種可能是得了自閉症,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疾病,孩子的聽力正常,但就是不肯說話。這時候應及時帶寶寶到相應醫院確證並進行干預、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