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而親密的親子關係,令嬰孩產生安全感 ― 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不適、痛楚或是驚怕,嬰孩都知道, 父母必定會安慰他和保護他,給他適當的規限和指引。 衛生處家庭健康服務建議,平日當嬰兒處於安靜狀態時, 無論是餵食、換片或玩耍時,家長可以多點關注他, 彼此亦可享受親子的溝通:
{adv here}
多與他作身體接觸。輕撫他,抱著他輕搖及與他做一些嬰兒運動( 例如協助他作一些輕柔的腳部伸直、彎曲,轉換不同的身體姿勢等) ,這些都是很好的親子溝通方式。
多與他作目光交流,保持在他的視線內(新生兒是8至10吋距離) ,用各種表情逗他玩。
輕柔地和他說話、回應他的聲音、哼歌。 嬰兒對較高聲調又溫柔的說話聲特別感興趣, 回應他令你倆的溝通持續。
{adv here}
當寶寶表達他的需要時,你要留意他的聲音、表情和動作, 盡量作即時回應。例如:聽見他啼哭,你可以試試檢查他的尿布, 是否需要更換;是否上一餐少吃了,要早一點餵他; 是否穿衣太多而感到太熱,甚至考慮細微的地方,例如: 小腳是否被東西絆著了?被蚊子叮了嗎?……等等。走近寶寶, 讓他看到你,一邊檢查一邊向他說話,可能已令他平靜下來了。
如果不是以上的問題,他的啼哭可能代表需要你多一點安撫。 可以先嘗試輕撫他,溫柔地對他說話;也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 或用柔軟的布把他裹緊,令他有安全感。
資料來源:衛生處家庭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