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的辛苦使新媽媽們熱量消耗很大,身體變得異常虛弱,如果產後不能及時地補充足夠的高質量的營養,就會影響新媽媽的身體健康。產後新媽媽還要承擔起給新生兒哺乳的重任,營養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發育、成長。因此新媽媽首先必須對產後的營養予以足夠的重視,對自己的一些弊多利少的飲食習慣要注意戒忌。
1. 忌過多吃雞蛋
分娩後數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新媽媽體力消耗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若分娩後馬上吃雞蛋,容易引起胃病。分娩後數小時內,應以半流質或流質飲食為宜。
即使在坐月子期間,也不要過多吃雞蛋,因為攝入的蛋白質過多,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症」。
根據國家給出的孕婦、產婦營養標準,產婦每天僅需要蛋白質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雞蛋2-3個即可。
2. 忌過多吃味精
為了避免嬰兒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食過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進食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以內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味精內的谷氨酸鈉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結合,生成不能被肌體吸收的谷氨酸,導致嬰兒缺鋅。嬰兒容易出現味覺差、 厭食、而且還可能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後果。
3. 忌急於服食人參
有的新媽媽產後立即服食人參,想補一補身子。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的。
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你要知道,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精力和體力消耗很大,需要卧床休息。
另外,人參是補元氣的藥物,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的流動,這對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十分不利。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食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癒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人參也屬於熱物,容易導致新媽媽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如果要服用,至少10天以後可以進行。
4. 忌食辛辣燥熱之物及巧克力
辛辣燥熱食物會傷津耗液,使新媽媽上火,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而且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韭菜、蔥、大蒜、辣椒、胡椒、小茴香、酒等忌食。
巧克力所含的可可鹼,對嬰兒發育會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媽媽食用,也會通過母乳滲入影響到嬰兒,且可能會使嬰兒消化不良、哭鬧不停、睡眠不穩。
{adv here}
5. 忌食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容易引起媽媽消化不良。比如肥肉、板油、花生米、油炸食物等應儘量少吃。
新媽媽飲食宜清淡,尤其產後7天內。7天後若胃的消化功能正常,可再進補魚、肉等食物。產後媽媽每日4-6餐,但不可過飽或過於油膩。
6. 忌食大麥及其製品
大麥及其製品,如大麥芽、麥乳精、麥芽糖等食物有回奶作用,所以產後仍在哺乳期的新媽媽應忌食。
7. 忌酸鹹食物
酸性的鹹味食物容易使水分積聚,影響身體的水分排出。鹹味食物的鈉離子更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讓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造成血液循環減緩。而且過鹹的食品有回奶作用,新媽媽坐月子期間儘量避免。
8. 忌多吃紅糖
紅糖營養豐富,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溫補性質。紅糖還含有「益母草」成份,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後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adv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