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碗邊或是爐灶旁敲破雞蛋
大多數人都習慣將雞蛋往碗緣旁敲打,使其破裂,但蛋殼可能也因此一起掉入碗中而造成汙染;若是在布滿油垢的爐灶邊敲蛋,導致細菌入侵的機率也會提高。因此建議在乾淨的流理台上敲雞蛋,是比較衛生的作法。
2. 水滾了才丟入雞蛋
水煮蛋方便吃又快速,但切記不要等水滾再丟雞蛋,如此一來不僅容易使蛋殼破裂,也容易燙傷手指。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冷水時就將雞蛋下鍋,慢火升溫,滾水煮約10分鐘,若想煮出有流動蛋黃的糖心蛋,水滾5分鐘後即可關火。
3. 水煮蛋自然放涼剝殼
很多人以為把水煮蛋放涼後,即可輕鬆將蛋殼剝乾淨,結果整顆蛋因此變得坑坑疤疤嗎?正確的作法為,將煮好的雞蛋撈起後放入冷水,覺得不燙時盡速剝殼。
4. 用大火炒蛋
雞蛋快熟,因此用大火容易將雞蛋炒糊、口感偏硬。最好用小火輕輕翻炒,才能使口感更滑溜嫩。
5. 煎蛋前花很多時間「打蛋」
很多人誤以為將蛋打得均勻,能烹調出口感更滑嫩的煎蛋,錯了!實際上只會讓雞蛋口感變硬。建議在打蛋時動作輕柔,加點水、酒或是油,能使煎蛋不沾鍋,更鬆軟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