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長見到子女考試成績未如理想,就會狠狠地責備小朋友,或者暫時限制小朋友嘅課外活動,呢種做法係好多華人父母嘅「通病」。研究發現,呢種「虎爸虎媽」管教方式,反而會對子女5年後嘅學業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adv here}
{adv here}
由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楊禮琪擔任第一作者發表嘅研究指出,如果父母想就讀初中嘅子女成功,當發現子女成績欠佳時,與其「好好教訓佢一餐」,倒不如營造一個可以促進學習嘅環境。家長可以經常同子女談心,提供書籍同埋玩具,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同埋資源,子女成績先會進步。研究顯示,呢種方式對於語文同埋數學嘅成績特別有幫助。
{adv here}
呢項研究嘅對象包括全美500名年齡11至13歲及16到18歲嘅青少年。受訪父母需要描述屋企嘅環境,並回答如果子女嘅成績表分數欠佳,佢哋會點樣應對,然後研究人員將家長嘅回答,分為懲罰性同埋積極性。懲罰性嘅管教方式,對於子女提高成績所需要嘅技巧同埋策略冇任何幫助。更嚴重嘅係,懲罰性措施顯示父母嘅權威及控制,會對正在走向自主成人道路嘅青少年帶來困擾,亦都會令佢哋對學校產生不良情緒。研究人員表示,家長一定要認真了解子女學業成績唔理想嘅原因。研究者建議,教師可以喺成績表填寫評論,令家長知道成績唔好嘅真正原因, 例如對某啲概念缺乏了解,或者冇按時交功課。
資料來源: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