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故事說得不好,無法引起孩子興趣。其實這種焦慮的情緒容易使孩子與自己都承受許多無形壓力,父母讀得不開心,孩子自然也不喜歡聽。家長可以試着選擇一個自己與孩子都輕鬆的時間與地點,讓孩子挑選想看的書,陪孩子邊看邊讀書中的童話或照片。

較小年紀的幼兒,家長可以從教導孩子命名事物開始,並試着描述圖畫所進行的事。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不錯,就可以開始拉長句子,然後加入一些因果概念的描述,每天只要進行五到十分鐘的看圖說故事,父母不但容易上手,孩子又會樂於參與這種閱讀遊戲。

在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重頭都未好好坐着。但孩子能持續專注力的時間因人而異,尤其對尚未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更具挑戰性。倘若家長高估孩子的專注力時間,很容易造成親子衝突,更會讓家長感到挫折。因此,建議家長不要過於嚴肅看待,才會產生更好效果。

根據嬰幼兒研究證實,剛出生的寶寶就有喜歡聽媽媽聲音的偏好,媽媽陪伴著孩子講故事,對孩子的大腦發展最好。所以,親子共讀時的情感交流與依附關係,這些都是數碼產品無法提供的。另外,時間與地點很重要。像是睡前,父母與孩子都躺在床上,不容易有其他干擾或容易讓孩子分心的事物,就很適合作為親子共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