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通常發生在40歲前女性,會有月經延遲、量少、閉經,甚至出現面色潮紅、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失眠健忘、陰道萎縮、肥胖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目前研究尚未發現卵巢早衰確切的原因,可能與遺傳、免疫、醫源性傷害、感染、生活習慣與環境有關,導致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生育能力減退,近年來發病族群趨向於年輕化,未來更有不孕的危機。
{adv here}
卵巢早衰在中醫屬於閉經、經水早斷的範疇。中醫認為本病的原因在於腎精虧虛,因而導致面容枯槁,未老先衰;血虛血瘀為疾病的發展環節,也和肝、脾兩臟相關。因此,在滋腎填精用藥的基礎上,配合月經週期治療,具有提高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和卵巢中性激素受體含量,促使卵泡、子宮發育,恢復受損的卵巢功能,治療的療程會根據停經時間的長短而定,最少要連續三個月經週期準時到來,才能停藥。
要預防卵巢早衰,生活上需避免熬夜晚睡,而在其他方面也需注意。在飲食保養上,針對女性賀爾蒙的不足,可以補充豆類與其製品。因為豆類具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為植物性雌激素,或是一些黃色食物如黃玉米、南瓜、香蕉等。晚上洗澡後將雙腳泡在熱水盆裡,左右邊輪流按摩湧泉穴各5分鐘,具有溫腎通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