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師對語言障礙的定義,嬰幼兒語言障礙可以分成幾個次類別來談;分別是語言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嗓音異常、語暢異常以及吞嚥異常。2歲以下寶寶最常見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寶寶可能出現表達遲緩或理解遲緩,也可能是全面性的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則大多好發在3~4歲以上的孩子身上,主要是發音有毛病,但表達與理解沒問題,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構音異常的寶寶通常會在3歲半左右先做初步診斷,4歲以後再開始進行正式治療。吞嚥異常以2歲以下的寶寶為主,需要即刻治療。
{adv here}
常吼叫、哭叫的寶寶常出現嗓音異常的症狀,由於年齡層較低,難以用儀器檢測,大多以行為治療為主(如教導寶寶降低說話音量)。至於語暢異常,因為語暢的主要元素是會說出完整句子,所以多見於3歲以上的寶寶,孩子可能會在說話時停頓或無法表達接下來要說的話,若有人在一旁催促、給予壓力,不流暢的情形會更嚴重。劉彥妤指出,相較語言發展遲緩以及構音異常,嗓音異常、語暢異常和吞嚥異常出現在嬰幼兒語言障礙的比例相對較少。
一般來說,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多半是表達能力有問題,也就是聽得懂但不會說。這種類型的孩子通常只會說單一詞彙,必須經由他人提示才能完整說出一個句子,且可能出現一些口功能障礙的癥狀,譬如流口水、舌頭動作較少、口部肌肉較無力或說話時含混不清等。進入學校以後多半會出現人際互動的問題。
{adv here}
表達能力不佳的孩子有可能是家長給予過多協助,比如常搶著幫寶寶說話,孩子被剝奪學習機會,自然就會在說話時出現障礙。而學習語言的順序是先學會聽,再學會說,因此理解力差的孩子表達能力也不會太好。即便有少數孩子可以順暢表達,通常也是答非所問。大部分父母面對理解障礙的寶寶都會不自覺給予很多提示,包括口說情境和手部動作,但這會讓寶寶的情況更惡化,爸媽要特別當心。
語言障礙 / 嬰幼兒 / 發展遲緩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