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5個壞習慣 容易「遺傳」給小朋友!】

父母係小朋友嘅第一任老師,本應以身作則,但作為父母嘅你,又有冇曾經不自覺地誤導小朋友呢?以下5個壞習慣,好容易「遺傳」畀小朋友,養成負面性格。

{adv here}

1) 對小朋友不耐煩

有啲父母工作忙,對小朋友嘅事唔太關心,以為交畀老師教就可以。父母一見到小朋友扭計就忍唔住發脾氣,表現得非常唔耐煩。當小朋友想親近時,自己心情唔好,又會立即 “扯火”:「自己玩,唔好煩我啦!」

提醒:如果小朋友長期被父母拒絕,佢哋好有可能會變得性格暴躁,無法集中注意力,稍有唔順意就會用哭鬧解決。

2) 不迴避爭吵

有啲父母經常為雞毛蒜皮嘅小事,當著小朋友面 “吵大鑊”,完全冇顧及小朋友嘅感受。平時同小朋友出街,遇到不如意嘅事,就會同陌生人爭執,甚至講粗口。

提醒:當小朋友發現爭吵同打交等攻擊性行為可以解決問題,佢哋就唔會肯聽大人講道理。

3) 驕縱小朋友

有啲父母死慳死抵,唔捨得買新衫畀自己,但對小朋友就非常大方,要咩買咩,從來唔教佢應洗則洗。就算小朋友犯錯,父母都唔會管教佢。小朋友嘅任何要求都會儘量去滿足,唔想佢唔高興。

提醒:呢種「愛」,會令小朋友只會接受,唔會付出。小朋友甚至會對父母諸多要求,唔會體諒父母嘅苦心。佢哋嘅慾望仲會逐漸膨脹,認為父母嘅愛係理所當然,長大後都唔會關心父母。

{adv here}

4) 在小朋友面前抱怨

經常喺小朋友面前抱怨,會令小朋友覺得面對困難時,一味怨其他人比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好,前者似乎會令自己更「舒服」。但事實上,問題根本未解決,得到嘅只係一堆負面情緒。

提醒:如果遇到困難就推卸責任,抱怨其他人,對小朋友嘅成長非常不利。父母應該做一個正面嘅榜樣,遇到問題要表現得處之泰然,喺父母嘅耳濡目染下,佢哋都會變得積極樂觀。

 

5) 不重視與小朋友的相處時光

有啲父母掛住玩手機,即使同小朋友共處,都只會重覆提醒佢:「做完功課未?」,「執咗書包未?」。當小朋友興高采烈咁分享佢嘅見聞時,父母只會敷衍幾句,表現冷淡。

提醒:當家庭生活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只有家務沒有遊戲,仲談得上係和諧幸福嘅家庭嗎?小朋友長期被「漠視」會變得性格孤僻,難以親近。

 

資料來源: 雪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