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小手!1歲寶寶手部動作訓練】

6個月~1歲可以說是手部動作發展的高峰期。寶寶一般在6~8個月會發展出「四指抓握」,也就是在原本的無名指和小拇指之外再加入食指和中指。由於抓握面積擴大到4根手指,因此可以搭配手掌一起動作,這代表寶寶可以抓取的物品更大了。相較前一時期的尺側抓握只能抓卻很難放,此時大腦對手的控制度愈來愈高,逐漸可以自主控制「抓」和「放」。而到了8~9個月,寶寶會發展出「橈側抓握」,大拇指在這個階段也加入了抓握的行列,「手指五兄弟」齊聚一堂,同心協力發展抓握動作,讓寶寶可以將東西抓得更牢固,抓的東西的尺寸也愈來愈大。

{adv here}

從9個月開始,寶寶會發展出幾個不同的抓握方式;9個月左右的寶寶會「側握」和「三指抓握」。所謂的側握就是用大拇指掌面碰觸食指側面,類似拿鑰匙的姿勢。三指抓握則是利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等3根手指抓握,根據物品大小決定手指張開的程度。10個月的寶寶則開始會「兩指抓握」,也就是用食指和中指抓東西,此時可以抓的東西愈來愈小,抓小東西的時候也愈來愈穩。而寶寶在11個月的時候變得更厲害,會用「指尖抓握」,即用指腹抓東西,包括牙籤、掃帚的細毛等棒狀、針狀的小東西都能抓起來。由此可見寶寶的抓握能力在1歲以前就可以發展得不錯了。

{adv here}

如果將上述一連串的動作發展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寶寶從6個月開始就有能力自己用四指「扒」飯吃,到了8、9個月則可以拿起比較小的食物吃,譬如小饅頭、小餅乾。雖然寶寶一開始吃飯可能吃得滿身都是,一頓飯吃下來有半碗飯都掉在地上,但這都是必經的過程,隨著手部動作發展得愈來愈成熟,寶寶自然會愈吃愈好。只要寶寶會自己吃飯、用手把食物送進嘴巴,不需要限制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