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日嘈夜嘈」對小朋友傷害比離婚更大!

研究發現,父母經常爭吵嘅家庭嘅小朋友出現心理問題嘅機率係32%,離婚家庭係30%,和諧家庭只有19%。同離婚相比,父母不和對於小朋友嘅心理創傷更為明顯,造成嘅傷害更加大。

{adv here}

{adv here}

父母爭吵會令小朋友感到害怕、焦慮,冇安全,令性格變得悲觀,容易形成自卑情緒。父母之間嘅爭吵,可能會令小朋友長大後對男女關係嘅睇法變得消極悲觀,性格變得偏激,從而影響日後嘅婚姻。

夫妻之間出現分歧,應該點處理?

1. 儘量避免爭吵,調節情緒,有分歧要好好溝通。兩夫妻嗌交大人會覺得好平常,但小朋友就會覺得天塌下來一樣,佢哋嘅安全感會受到好大衝擊。

2. 爭吵冇問題,但儘量避開小朋友,要堅持對事不對人,唔翻舊賬,唔人身攻擊,唔攻擊對方弱點等。如果兩個人各不相讓無底線咁爭吵落去,最後唔單止會傷害咗夫妻感情,仲會傷害埋小朋友,令佢活喺惶恐之中。

3. 如果真係忍唔住喺小朋友面前嗌交,事後一定要補救。父母要當着小朋友面和好,開開心心「一笑泯恩仇」,再好安慰一下受驚嘅小朋友,鼓勵佢講出自己嘅感受。

{adv here}

4. 吵架後要勇於承認錯誤。作為小朋友嘅榜樣,父母嘅語言、行為、甚至連「吵架」都可能成為佢哋嘅模仿對象。所以父母要令小朋友明白,做錯事應該有擔當,別人做錯事就應該寬宏大量。

5. 事後透過愛嘅表達舒緩小朋友嘅恐懼感同埋無助感。爭吵後父母應該以一種溫和嘅方式話畀小朋友知吵架嘅原因,要令小朋友感受到,就算父母發生爭執,都仍然彼此相愛,亦都愛小朋友。

夫妻之間出現意見分歧好正常,應該相互體諒,心平氣和咁解決問題,而唔係經常當住小朋友面爭吵,搞到家嘈屋閉,結果只會傷害小朋友嘅弱小心靈。

 

資料來源:壹讀